说起2017年科技界的关键词,人工智能当仁不让。但是人工智能究竟有多吸金?华强智慧网小编接下来将和大家分享一下人工智能的绝大吸金能力。
一年融资近200起 人工智能吸引大量资金涌入
在创投领域,关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呈现指数级增长。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《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》显示,截至2017年上半年,中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已经达到592家;有20所高校已经将人工智能纳入研究方向。根据华强智慧网小编目前的了解来看,这种势头只增不减。
根据投资界的统计,截至12月8日,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公开的融资案例就已经超过150起,不乏寒武纪(A轮1亿美元)、旷视科技(C轮4.6亿美元)、商汤科技(B轮4.1亿美元+阿里15亿元投资)这样动辄亿万美元的大手笔。受行业利好,长期从事语音人工智能的上市科大讯飞年内股价已经翻倍,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逼近60%。
人工智能疯狂吸金下的巨头与创业者们
人工智能从概念到陆续发展成各种场景下的产品,作为安防行业的从业者应该感同身受,毕竟,人工智能着陆地的大部分是安防的片区。
在BAT巨头中,国内将人工智能高唱高举的非百度莫属了。从目前来看,从CEO到主管一线业务的COO,百度无疑是投入精力最多的,所以百度是“ALL IN AI”。相比于曾在移动互联网叱咤风云的腾讯和阿里,百度此次将人工智能作为其铁腕布局的重要点。而腾讯、阿里是“AI IN ALL”,前者是高举高打,后两者目前只把AI作为业务线的技术支撑。
除了百度有着比较高调的无人车计划,多数人工智能创业项目还在语音识别、图像识别的研究阶段。前述获得巨额融资的创业公司,主要业务方向也是B2B的企业市场,比如旷视科技Face++的人脸识别,需要依仗支付宝这样的平台公司和产品,才能与用户建立联系;科大讯飞的技术输出属性,直接与百度、阿里这样的巨头业务对冲,越到竞争后期,就越考验商务拓展的能力。
人工智能时代,浪遏飞舟者将创造什么样的奇迹?华强智慧网小编认为,人工智能既然代表一个时代,就不是一两个业务和商业模式所能代表的,它的投入必然凶猛,但成果还得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