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疆越来越大了,在全球有11000名员工,设有17个海外办公室。在这样一个体量上,仅仅靠技术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。它需要一个总裁,专门管理与运营公司的具体业务,一个和它的创始人汪滔有不同专长、又有共同理念的人。
罗镇华就是大疆总裁的合适人选。今年8月,大疆宣布罗镇华出任公司总裁,负责日常运营及国际业务拓展工作。罗镇华在2015年加入大疆成为运营副总裁,负责公司采购、生产和物流。
“研发还是汪滔(大疆创始人兼CEO)管,他可以专心做他爱做又非常擅长的事,我们帮他处理掉其他很多事情。”上任四个月后,罗镇华在深圳大疆办公楼内对凤凰网科技等媒体表示,大疆的组织架构偏功能性,每个组织为一个据点,垂直发展。随着公司的成长,需要把这些据点串联起来,这就是罗镇华现在正在做的事。
接受采访时,罗镇华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,开始主动挑起话题。他很乐于分享他在大疆做的事,如何提高物流效率、如何解决产能危机,这些故事揭开了大疆低调又神秘的一角。
那时大疆的名声还是在专业市场,2013年底推出了Phantom系列,同年推出了Phantom第二代,是自带相机的真正意义上第一台一体式航拍无人机,很多人从那时才开始知道了大疆。那年之后,年终奖发车也成了大疆的传统。
罗镇华着手深化物流团队,例如,在做风控时,就规划好在哪里发货,哪些区域用哪个仓发货、用哪家快递公司、一天取几次货、什么时候通知你去取货,优化这些流程,达到最高效率。另外罗镇华还增加了配送选项,有些用户会愿意付更多运费,他们能保证哪天送到。
“御”Mavic Pro
大疆的积极推动已经得到了一些正反馈,香港科技大学就已经在录取机器人方向研究生中承认大疆的推荐信。不是通才,而是在某一方面有多钻研,也是好苗子。
根据大疆公布的数据,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5%,突破百亿元,其中80%来自于消费级市场。罗镇华透露,今年销售额将达到180亿元。
责编 | 刘考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