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重要性来讲:
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是国务院发布的,是国家战略性文件,层次已经非常高了,与《“互联网+”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》相比提升了一个层次。
从内容来讲:
更加全面具体,从技术到产业,以及后续的道德伦理,都有比较充分的考虑。
在指导思想方面,以前没有提到国防、国家安全,而在本次《规划》里面提到了经济、社会和国防深度融合,发展智能经济,建设智能社会,维护国家安全!
从政治、经济、社会几个层面考虑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,把人工智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,这是超出预期的地方。
说起近几年来安防产业的发展,一定要提到智慧城市
2014年8月发改委联合八部委印发的《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:“到2020年,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,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、创新社会管理、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”。
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安防行业应用和技术升级
● 从应用角度看,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安防产品的融合
随着“平安城市”建设开始融入整个智慧城市系统,安防企业在智慧城市五大子系统中可参与的范围也从传统的“城市安全”模块向“智慧交通”、“智慧社区”、“智能楼宇”和环境监测等应用模块拓展,行业应用向大型化和综合化演进。
● 从技术角度看,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安防技术的升级,从而带动市场规模的扩大
在智慧城市的要求下,以视频监控为代表的安防领域的技术升级不断加快,高清、智能、联网趋势已经确立。
尤其是安防产品的智能化程度提高,前端摄像头的智能识别、分析功能不断提升,后端服务器智能分析功能不断完善,未来可以在智能交通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,并且可以应用到一些非安全相关类的应用当中,如零售业和服务业。
因此,除了新建项目应用智能化的比例不断提高之外,未来系统改造升级过程中应用智能化产品的比例也在提高,这些技术升级因素都将推动安防市场规模的扩大。
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这些智能摄像头就属于“安防”产业
2. 视频监控系统是平安建设的重要环节
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历经“3111”工程试点,从模拟监控摄像点建设开始,逐步过渡到模拟到网络的升级,再从网络升级到高清的建设历程。
早期平安建设强调摄像机的覆盖,解决看得见、看得清的问题,随着摄像机智能分析技术的升级,逐渐过渡到看的懂的阶段,而看得懂就依赖视频结构化处理技术。
有了视频结构化处理技术,平安建设逐步过渡到以视频大数据为核心的“互联网+”时代。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,监控点位从最初的几千路发展到几万路,甚至几十万路的规模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视频监控行业高速增长,我们认为“十三五”期间视频监控市场将实现加速集中、量质同增。
海康威视用于马路上的智能摄像头(电子警察)
3. 智能化对安防设备市场规模提升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
从量的角度来看:
随着平安城市、智能交通的建设,安防设备的部署密度增加,而且智能化设备对原已部署设备的替换也将带来新的增量;
从价的角度来看:
智能化前、后端设备的逐步建设将带来设备单体价值的提升。
假设2020年智能化前、后端设备渗透率为6%,预计我国安防硬件市场空间可达1650亿。
此外,深度学习等AI技术在安防产业链中的软件、集成及运营等环节均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,带动安防整体产业规模的扩张,安防智能化市场空间广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