炸机,是无人机玩家的噩梦。
同时是消费级无人机产业的噩梦。
天下无不炸之机
究竟“炸机”如何成为消费级无人机产业的噩梦?
向中国几家最具规模的无人机公司查询,大疆和昊翔分别表示不回应有关炸机比率的问题,而零度无人机的品牌总监姚本超表示,他们所知道的无人机报修率,占了其销量的30%。
报修数字高,是因为无人机的品质不佳吗?不是的。
虽然无人机返修率不低,但厂商表示大部份情况下都是人为因素做成。
零度表示他们的30%报修率之中,超过80%均为人为操作失误,而这80%当中有70%都是第一次飞行就炸掉。
大疆虽然没有就炸机比率作出回应,但他们表示在他们所知的炸机事故中,有85%均为人为操作失当。
我们并不排除厂商把责任推到用户的可能性。众所周知,消费级电子产品本来就很容易出毛玻
事实上,无人机对故障的容忍度极低。电子设备可能因为长时间暴晒而过热死机,这对于手机来说只是用风扇吹一吹就能解决的事,但无人机就会直接空中摔下来;电子指南针偶尔会因为金属或电波而受到干扰,对于手机来说最多只是定位错误,但无人机可能会因为自稳出错而直接撞墙。
手机除非电池爆炸或起火,否则很少会整台报销;但无人机从十米空中摔下来,精密的云台就会损毁;无人机失控或操作错误,很可能直接飞丢,整台报销。
痛在用户,伤在厂商
消费级无人机目前仍然不是便宜的玩意,但由于无人机的上述痛点,每次炸机也会造成不少的财务损失。
即使现代的消费级无人机,都有飞行纪录来判定责任谁属,但不少玩家对无人机技术不太了解,更容易在责任谁属上出现争执。
目前大疆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了“DJICare”,为用户提供损坏商业保险业务,这项服务也只针对“精灵”和“悟”系列机型,服务的定价与机型的售价成正比。
原因由于定损难等各方面的因素,国内外的大多数保险公司对无人机保险业务还是敬而远之。
但随着无人机发展浪潮的推动,无人机保险必将迎来客观的前景。